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厦门问诊鼓浪屿乱象 申遗可能成体制改革催化剂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7日15:11  海峡导报

  市委、市政府已开始着手“问诊”鼓浪屿乱象,包括调研舆论指向的“乱象”症结——— 鼓浪屿的“二元体制”矛盾。

  “鼓浪屿体制是否改革,市里首先要梳理一下有没这个必要,然后再来考虑怎么做。”厦门市副市长黄菱近日在接受导报记者关于鼓浪屿体制问题采访时如此回应,她表示,刘赐贵市长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并指示要求尽快调研,破解这一难题。

  与此同时,如何根治鼓浪屿乱象,尤其是鼓浪屿“二元体制”弊端如何解决,引起了市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鼓浪屿‘申遗’,根据相关要求,不结束‘二元体制’,可能被一票否决。”有关专家表示,申遗可能成为鼓浪屿体制改革的“催化剂”。

  进展:市政府着手破解鼓浪屿困局

  12月5日,轮渡码头,一拨拨游客蜂拥而至,不时将码头围得水泄不通。

  这张厦门的“烫金名片”,依然是游客们来厦的必到之处;不缺游客,不愁人气,也无需花太多心思去吸引客流。

  但“居安思危”,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针对鼓浪屿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如何进一步优化旅游环境,进而保护好鼓浪屿,已引起了相关层面的高度重视。

  导报记者从市政府了解到,日前,厦门市副市长黄菱就鼓浪屿问题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对鼓浪屿景区旅游环境综合整治提出明确要求,在指出 “鼓浪屿管委会与思明区要发挥合力、明确责任,形成对景区的拉网式管理”的同时,亦明确要求 “要做好行政管理一体化”。

  11月25日,市政府朱奖思副秘书长在鼓浪屿管委会召开会议,检查市政府综合整治专题会议要求的落实情况。

  “这自然涉及到体制改革话题,但鼓浪屿体制是否改革,市里首先要梳理一下有没这个必要,然后再来考虑怎么做。”针对导报记者关于如何破解 “二元体制”的问题,黄菱副市长表示,相关的调研工作正在加快推进中。

  焦点:市人大关注“二元体制”问题

  但将如何 “优化”鼓浪屿问题推向新高潮的,则是于11月29日举行的厦门市人大常委会首场专题询问会。

  这是厦门市人大首次举行对政府部门的专题询问,议题直接锁定市民关注的“加强管理,优化鼓浪屿旅游环境”,也凸显了市人大常委会对鼓浪屿问题的重视和舆论的关注。

  作为创新人大监督方式的一次有益尝试,导报记者注意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杜明聪、何清秋、陈昭扬、黄诗福,秘书长郑庆勋和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悉数上场,短短90分钟内,对鼓浪屿的热点、难点问题一一问询,“少说优点,多说问题”,但大家有一个共识:尽快解决鼓浪屿的乱象问题。

  对于影响鼓浪屿发展的原因,市人大教科文卫委主任委员杨益坚表示:“影响鼓浪屿发展的有三个原因:一是定位不明;二是管理体制不顺;三是运行机制不灵。”将其中的两大原因锁定在管理体制问题上。

  有人大代表更是直接询问相关管理部门,在日常工作中,是否已经感觉到了二元管理带来的不顺?

  当被问及鼓浪屿景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有哪些时,鼓浪屿管委会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杨青首次坦言:“未能真正实行景区统一管理,影响了管委会对景区的管理效能。”

  再次调查

  鼓浪屿整治陷“虎头蛇尾”怪圈

  导报“‘问诊’鼓浪屿乱象”系列报道推出后,“两婆当家”的鼓浪屿管理尴尬不仅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也激起市民和专家学者们的共鸣。但由于个别部门缺乏对鼓浪屿问题的深入调研,对鼓浪屿乱象根源认识不足,因此对鼓浪屿管理体制改革的急迫性认识不足。

  导报记者再次调查发现,鼓浪屿每次兴师动众的乱象整治行动,几乎无一例外地陷入“虎头蛇尾”怪圈。问题的根源,就出在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统一管理机制。

  管委会的苦衷和尴尬

  同样引起人大常委会委员们关注的是,游客不断投诉、媒体不断披露的“野导”、“野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鼓浪屿“乱象”问题,为何不断整治,但却屡禁不止?

  在这一系列乱象面前,各方首先将矛头指向 “鼓浪屿管委会”。

  管委会的全称是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但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将其简称为鼓浪屿管委会。面对包括各级、各部门领导在内的绝大多数市民和游客可能认为“鼓浪屿的事,就是管委会的事”、“管不好鼓浪屿,要管委会和管委会的领导干什么”的问题、杨青日前在接受导报记者专访时直言,其实,市编委“三定方案”并没有赋予管委会社会管理的职能。

  “长期存在的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和 ‘野导’、‘野照’等主要问题均为社会人员所为,管委会自身对这些人和问题不具备依法行政能力。”杨青表示,但作为景区管理机构,又不能坐视景区内这些问题的存在,而且,管委会还肩负着创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和5A景区的重任。

  各部门难以形成合力

  杨青透露,管委会设立以来,一直沿用每隔一段时间或在重大迎检任务时,就组织协调各有关单位抽调人员实施集中整治。

  导报记者曾亲历类似的综合整治活动。当有关媒体披露鼓浪屿乱象问题后,岛上的相关部门再次启动联合整治,甚至要求相关媒体人士提供线索。而整治的对象,也往往集中在几个被曝光的点上。

  “就是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式,效果并不明显,也难以形成长效机制。”有关参与人士坦言。

  据导报记者调查,在综合整治过程中,一般是由鼓浪屿管委会牵头,但因与相关单位没有隶属关系,管理机构缺乏权威,非隶属关系的相关单位参加集中整治的人员、时间难落实。

  “对岛上的相关职能部门来说,在人事、财政事项上,管委会说不上话。”有知情人士表示,正是这种尴尬的体制因素,使得各部门虽各司其职,但难以形成合力。

  在这种尴尬的 “二元体制”管理下,每次集中整治总以治标不治本和虎头蛇尾收场,也致使上述乱象屡禁不止。

  对此,杨青向导报记者表示,总结管委会设立7年来在管理方面的经验教训,“我们认为,在建立起有权威的管理机构之前,以前那种有损人民政府形象和公信力、治标不治本的集中整治不宜再简单重复了”。

  申遗可成“体改”契机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一系列问题及尴尬面前,由于鼓浪屿正在冲刺 “申遗”,如何突破“二元体制”,将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据介绍,“推进鼓浪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写入中共厦门市委《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来闽来厦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厦门跨越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厦门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对此,鼓浪屿管委会方面表示,“申遗”与绝大多数人对鼓浪屿的愿景高度一致,为此,如何根据相关要求,实施鼓浪屿风景名胜区的“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成为迫切问题。

  “但有一点,要申遗就要施行‘统一管理”,也就是要结束‘二元管理’体制。”熟悉申遗工作的有关负责人向导报记者表示,这也意味着,按现在的管理体制,鼓浪屿的“申遗”工作不仅难以推进,而且还可能被“一票否决”。

  有关专家分析表示,厦门上下认可鼓浪屿“申遗”,但“申遗”又要求必须“统一管理”;因此,各方背景综合之下,乘势解决2003年撤销鼓浪屿区遗留下来的“二元体制”历史问题,宜早不宜迟。

  导报记者 易福进 兰灿阳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鼓浪屿 申遗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